劉明忠(資料圖)
5月4日上午,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直管央企新興際華集團召開干部大會,根據上級安排,董事長劉明忠同志不再任黨委書記,改兼任黨委副書記。
5月9日下午,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召開干部大會,中組部宣布劉明忠出任一重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仍然擔任新興際華集團董事長職務。
據上海澎湃新聞報道,同時擔任兩家央企的主要負責人,且其中一家是中央直接管理主要負責人的央企,這在國資委成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
僑報網檢索信息發現,其實早在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現任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宋志平就曾同時擔任中國建材集團和中國醫藥集團(均為國資委直管)兩家央企董事長的職務。
對于兩人同是雙料央企一把手 ,兩者之間確實也存在不同。
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競爭力研究部部長許保利在2013年接受北京《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一般來說,在中國國資委網站列出的115家(現為106家)央企名錄中,只有前54家企業“一把手”(指企業董事長、黨委書記及總經理)由中組部發文任免,國資委協助考察。
也就是說,宋志平曾為兩家央企“一把手”,但都是由國資委宣布任免。而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董事長是由中央直接管理,中組部宣布任免。
同時任兩類央企董事長,可謂開創了領導任職新模式——外部董事制度。公開資料顯示,一般認為,所謂外部董事,就是非本公司職員的董事。與外部董事相對應的是內部董事或執行董事,是指那些是本公司職員的董事。不屬于公司員工或權益方的董事會成員。
外部董事制度是主要在英美等國家實行單一董事會制度,即由公司外部人員擔任公司董事,并在董事會中占據主要比例和主導地位。這一制度本意在于避免董事成員與經理人員的身份重疊和角色沖突,保證董事會獨立于管理層進行公司決策和價值判斷,更好地維護股東和公司利益。
外部董事長對于央企而言可以說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對于外界擔心,央企的外部董事是一種擺設。宋志平此前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表示,并不是如此,實際上在國藥集團,我是真正的董事長,所有的決策都是我來組織,并不是有一搭沒一搭的,不是這樣的,完全不同。
而劉明忠此前接受中國經濟網也曾表示,完善外部董事制度是央企規范董事會的"焦點",外部董事制度是規范董事會建設的核心和"生命線",是董事會規范化建設成敗的關鍵。理想的外部董事應該多元化,既有國企背景,私企背景,外企背景,又有企業家、金融家、專家,最好能擔任企業一把手的背景,當然關鍵是如何使用發揮其專長、專業,如依據外部董事個人職業背景的不同,安排其進入相應的董事會專業委員會,以體現"決策專家"的特質。
其實,央企為探索市場化選聘高管的新機制還曾有過多次嘗試。近十年來,中國國資委先后實行聘任制和試用期制。2001年以來,中組部、國資委已多次組織公開招聘,更以全球海選等形式招徠人才。不過, 這樣的進步,也常常被人詬病為“體內循環”。北京科技大學劉澄教授認為,重要的問題在于央企的行政色彩太濃,外面的“空降兵”難以適應。
那么,劉明忠同時任兩類央企董事長,是怎樣成長的呢?據北京求是聯合管理咨詢公司網站介紹,劉明忠于2005年初次接任新興際華(原新興鑄管)集團董事長。其時,適逢中國國務院國資委選取部分央企開展規范董事建設試點。劉帶領他的“很不起眼”的央企新興際華集團率先成為首批試點單位。彼時新興際華集團營收175億元人民幣,位居100多家中央企業陣營的90位。
如今,新興際華集團整體經營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經營業績實現跨越式增長。2011年度實現營收1476億元人民幣,首次挺進美國《財富》雜志2012年世界500強榜單,位列第484名;至今年年榮登《財富》雜志世界500強。2015位列第344名,實現營收345億美元,利潤4.4億美元。新興際華集團已蜚聲海外,成為中國新國企代表和明星央企。
劉明忠,男,漢族,1959年1月生,甘肅榆中人,工學博士 ,正高級工程師,國際認證高級職業經理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廠技術員、調度、調度室主任、煉鐵分廠副廠長兼紀委書記、副總調度長、生產部部長、總工程師、副廠長,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總經理、副董事長。
作者:求是咨詢